最近 AI 圈吵翻了天!
谷歌、OpenAI、微软、Cognition AI 这四家,为了个叫 Windsurf 的团队和家底抢得不可开交,跟 “四国杀” 似的。剧情反转来反转去,最后是谷歌赢了。
科技圈都在聊:谷歌到底咋想的?Windsurf 凭啥这么抢手?微软和 OpenAI 那点关系咋说?Cognition AI 是不是捡着便宜了?今天篱笆教育就与大家好好唠唠。

01
风波时间线:
步步惊心的博弈!
这故事得从今年 5 月说起。当时 OpenAI 先动手,想把 Windsurf 买下来,在 AI 编程这块再扩扩地盘。5 月 6 号,两边谈好 30 亿美元成交,科技圈都炸了。这要是成了,可是 OpenAI 成立以来最大的收购。5 月底,它还买了 io products,看样子想在 AI 编程这块好好铺摊子。
可到了 7 月,剧情突变。
7 月 11 号,OpenAI 和 Windsurf 的收购黄了。同一天,谷歌 DeepMind 掏 24 亿美元,把 Windsurf 的核心团队全挖走了,像首席执行官 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 Douglas Chen 这些关键人物都去了,还拿到了技术非独占许可。这么一搞,Windsurf 成了空壳子。
才过 3 天,7 月 14 号,Cognition AI 就宣布收了 Windsurf 剩下的资产和团队,整合到自家 Devin 产品里。这场争夺战算暂时完了,但篱笆教育看来,疑问不少:Windsurf 到底多有潜力,让这么多大公司抢?OpenAI 收购咋黄的?谷歌咋胜出的?Cognition AI 是不是捡着宝了?
02
Windsurf:
为啥成了香饽饽?
Windsurf2021 年成立,一开始叫 Exafunction,先搞 GPU 推理优化,后来发现 AI 编程助手有大机会,立马转方向。

2024 年推出新平台,能让 AI 深度参与开发,那个叫 Cascade agent 的系统特厉害,处理复杂编程任务又快又好,帮了开发者大忙。就因为选对方向,行动快、灵活,在 AI 编程圈很快冒尖,成了各家都想抢的香饽饽。篱笆教育认为,不管是技术还是团队,都值得大公司花力气争。
03
OpenAI:
收购咋就黄了?
OpenAI 看上 Windsurf 可不是随便的。它自己的开发工具平台不够用,收了 Windsurf 正好补短板,让 AI 编程这块形成闭环。
这样能把先进技术融进自己体系,让产品更有竞争力,跟微软 GitHub Copilot 这些对手较量。可如意算盘落了空,问题出在微软。

微软和 OpenAI 有授权协议,OpenAI 的知识产权微软都能用。Windsurf 团队担心,交易成了,核心技术可能被微软间接拿去。而且微软在 AI 编程这块领先太多,Windsurf 怕它的强势,最后没同意交易。
04
谷歌:
为啥能成最大赢家?
谷歌能笑到最后,有自己的打算。它一直想推进 Gemini 的多模态和工具集成,让 AI 实际动手能力强点,这是重要目标。而 Windsurf 的 Cascade agent 系统正好能帮忙。
挖来核心团队,拿到技术许可,谷歌能赶紧把这些技术用到研发里,让 Gemini 快点在编程这块用上。这样不仅补上编程应用层的短板,还能在跟 Cursor、Claude Code 这些对手竞争中占优势。
篱笆教育想说,谷歌这操作,看得出来在 AI 这块眼光准,行动力强。
05
Cognition AI:
咋就成了 “捡漏” 的?
Cognition AI 是三个华人创始人开的初创公司。眼看 Windsurf 被谷歌搞成空壳子,它瞅着机会就上了,收了剩下的资产和团队,整合到自家 Devin 产品里。

这事儿看着像捡漏,其实有自己的盘算。Windsurf 的技术和客户资源,能和 Devin 互补。这么一收购,实力变强了,在 AI 编程圈也被更多人关注,成了这场争夺战的黑马。
写在最后:
篱笆教育看来,这场争夺战把人才流动、团队整合、IP 衔接对产品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得明明白白。顶尖人才聚到一起,往往能给公司带来新想法、新技术,让产品有大突破。团队能好好整合,技术和想法才能落地。
对了,现在 Windsurf 和谷歌都在招人呢!对于正在找工作的朋友,这说不定是好机会。不管想在前沿技术这块施展,还是进大公司开启新职业路,都可以多留意它们的招聘信息。
如需职业规划、内推等帮助,欢迎随时联系篱笆教育~
-End-
篱笆教育是一群由专业学长学姐组成的导师团队,已累计帮助1000+学员上岸亚马逊、谷歌等大厂。专业团队,经验打造,助你全面提升求职准备效率,迅速提升面试能力,欢迎咨询。
关注【篱笆成长】公众号,获取更多求职和面试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