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我是篱笆教育Kevin老师。你是不是经常听过这样的说法:在美国工作不怎么加班,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超好,要是回国工作根本卷不动,美国太舒服了。那现在的真实情况还是这样吗?美国真的不卷吗?在篱笆教育看来,它只是卷的方式和国内完全不同。
我有很多朋友在国内工作,经常会和他们交流。从中国现在的职场来看,还是存在大量的 “显性内卷”,靠工时和执行力堆砌 KPI。国内的职场文化是典型的 “向下卷”。也就是说,单从卷工时来看,谁晚上九点多还在群里回消息,就显得谁更上心;老板说什么就做什么,效率靠拼命堆砌。另外,由于资源有限,大家会抢占更多资源、争抢曝光机会。很多公司不在意你是否真的在解决问题,只看你是否表现得足够忙、足够卖力。这种情况在中层,尤其是中下层员工中表现得很明显。这种卷的特征是 “可表演的”,无效性也更高。
而北美的职场呢,其实更多是一种 “隐性内卷”,靠责任感、主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取胜。在美国,卷更像是 “向上卷”:卷的是你的影响力,你能否推动更多项目、影响更多利益相关者;卷的是你的表达力,你能否在会议中争取到更多资源、讲出自己的想法并说服其他人;卷的是你的主动性,在没人告诉你该怎么做时,能否把一件模糊不清、大家都模棱两可的事情理清楚,并且以结果为导向推进;卷的还有长期的成长轨迹,谁晋升得更快、谁会被重要项目选中。
一句话总结,篱笆教育认为,现在在海外工作,下班就不工作的情况确实还是存在的。但你的确需要在工作之外花更多时间去反思、拓展人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工作中具备 “隐性卷” 的能力。
OK,那接下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应对现在职场的 “新内卷”。
第一,建议你打造自己 “可视化的影响力”。不管你是做项目写代码,还是做运营、做销售,一定要留下一些证据,用来展现自己的成果。比如你参与过相关开源框架的构建,组织过公司的 Notion 项目文档;又比如在领英(LinkedIn)上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项目经验和成果,甚至主动帮团队定期做每周更新、向老板汇报进展。这些都是可见的项目成果。在北美职场,默默干活是最大的陷阱。
第二,要建立自己的 “正向竞争圈”。国内很多同事关系是对抗性的竞争,其实美国也存在这种情况。但美国职场同时也更青睐 “同伴学习”(peer learning)型的伙伴。什么是同伴学习?就是在工作中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愿意教别人东西,能帮团队节省时间。这样的人在团队里其实很受欢迎。所以你会发现,越开放的人,越容易被看见,也越容易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第三,在海外职场,一定要保持长期的战略视角,而不是追求短期的节奏冲刺。在国内,职场上的变动和跳槽都很频繁,三年换几个岗位是常有的事。但在北美职场,你需要持续稳定地成长,有清晰的职业叙事(career narrative),才更容易不被卷进去。
所以说,中美的职场,一种是往死里干的卷,一种是悄悄修炼内功的卷;一种卷得更明显,一种卷得更隐形。但最终,篱笆教育认为,都是要为公司创造价值。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