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北美科技行业的求职竞争很激烈,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也不为过。但即便如此,仍旧有不少大厂HR表示:他们根本找不到像样的候选人!为此他们还特别公布了他们认为最理想的候选人标准,原来大厂HR眼里最理想的岗位候选人“长”这样——
像样的候选人,重点在于...
正如大家所见,现在各家大厂不是缓招就是停招,个别公司甚至开始裁员,怎么看都不像是招人困难的景象,但Glassdoor的经济学家Daniel Zhao却用一句话解答了大家的迷惑——
“虽然科技巨头们都相继官宣了要减招,但为了保证稳定的产品创新力与竞争力,它们依然需要稳定的人才输送。这让HR对新的应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写码能力和project展示中要展示出高于往届应聘者的水平,同时在面试中,也要展示出更成熟稳重的沟通能力。”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之前有很多求职者在信心满满地参加了面试之后,却收到了拒信。归根究底,还是实力不够。在高强度的竞争环境下,自身的竞争力不够,自然会落于下风!
也许像上述这么说起来很笼统,也很概念化,不如展开来说说,大厂HR眼里最理想的岗位候选人究竟“长”啥样?
简历准备充分
虽然面试打分与简历描述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从面试官的角度来看,通过5-10分钟的关于简历的交流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求职者写在简历上的projects是否由本人所做,又是否具有意义。
这就要求应聘者的简历除了排版清晰之外,还需要对自己的projects的细节了如指掌,或者至少对面试官可能要问的问题做好准备。
再者,一般情况下,resume screening发生在一场面试的最前面10分钟左右,印象分自然与简历息息相关了。
注重communication
很多求职者轻视了面试中communication的重要性,实际上,交流是整个面试的关键。面试中的交流要谨记三要素:不多、不少,以及得当。
“不多”是指不要过度表现,将面试的45分钟足足演变成一场辩论赛,这显然是不合适的,问题太多反而会让面试官觉得你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足。
“不少”是指不要一言不发或者惜字如金,对于面试官来说,面试的过程其实是面试官假想在未来与你一起工作时一起解决某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实战演练。如果应聘者只顾着低头解题,那team work从何谈起?就算你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不能恰当表达你的思想和你的创新思维,那你的表现在面试官眼中也会大打折扣。
“得当”则是要适时适当地问合适的问题,不要抢话显得自大,也不要没有问题找问题,所问的问题应当更多地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出发,比如“这个题有两个条件似乎存在一些逻辑矛盾,请问对于这个矛盾的点我的理解是正确吗?”,而不是类似于“这个题我用bfs行不行?那个题我用stack好还是queue好?”在开口询问之前,一定要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三思而后行。
遵守要求
面试官在出题时会提出很多限制性条件,在答题开始之前,求职者应该确保完全了解面试官的所有要求。有的面试官在你思考和写代码的过程中,并不一定会完全将注意力放在你所写的代码上。
这就要求你写出的代码必须满足面试官的要求,否则,当你封笔提交时,突然发现你的算法、数据结构或者design并没有满足面试官的要求,而此时面试时间已过,那offer只能与你说再见了。
做题效率与准确性高
随着科技岗位变得炙手可热,一线科技公司的面试题目变得越来越综合,也越来越倾向于解决实际问题。新题的频繁出现让未能真正理解算法、数据结构和design各个性质的求职者们叫苦连天,时常会出现“平时刷过几百道题目但一到面试却没有思路”的状况,这就是典型的缺乏对知识的总结。
面试题目的难度越来越高,意味着对于面试者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答得还不错是因为面试官出了一道中等偏难的题目,自己用掉所有的面试时间也只答了90%的内容,没有思考corner case或者有一点小bug。而一线科技公司对于此类题目的考核要求早已变成了在讨论中快速完成并且bug free。像Google与Meta这样的公司,甚至对hard level的题目也有类似要求,这就要求求职者提高做题效率与准确性。
拒绝做“差不多”的人
在面试的整个过程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到面试的最终结果,所以不要再拿着自己“差不多”的水平去浪费宝贵的面试机会了!求职面试并非考试,其对于综合素质要求远比只会考试与解题高得多。虽然目前市场形势严峻,但机会永远会留给已经准备好的人!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在拿到任何一次有效面试后,争取一击命中,才能在科技行业的大丛林中生存下去!
篱笆教育可以帮助你成为大厂HR眼里最理想的岗位候选人!
篱笆教育为求职者们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导师,准备了全面且高质量的材料,在这里,求职者们可以收获导师的一对一指导、参与高含金量的实战项目,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不仅如此,篱笆教育还会不定期开展免费的模拟面试,让名企面试官带领求职者们走出误区,赢取心仪的offer!